2025年10月23 星期四

金安区“双减”办关于寒假期间慎重选择校外培训机构致家长朋友的一封公开信

时间:2022-12-18 编辑: 浏览次数:225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家长朋友们:

2022-2023学年度寒假将至,为全面贯彻落实“双减”工作要求,也为了为保障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,请提高防范意识,注意以下事项:

一、拒绝参加学科类培训

按照“双减”政策要求,任何机构和个人,不得在双休日、节假日、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(即文化课补习)。家长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寒假期间,坚决不将孩子送到文化课补习班。

二、慎重选择非学科类培训

一要细心查看办学资质。

面向幼儿及中小学生开展音乐、舞蹈、美术、戏曲等文化艺术类培训的机构,由区文旅局审批;从事各种体育技能培训的机构,由区体育局审批;从事编程、机器人、科学实验等科技类培训的机构由区科技局审批。合规机构须在显著位置公示以下内容:①主管部门审批的《设立核准书》;②市场监管部门或民政部门颁发的《营业执照》或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》;③教学人员的教师资格证书(或专业能力证明);④收费项目与标准、退费办法。经过审批的正规机构名单可通过以下链接查询:(https://www.ja.gov.cn/jajyztw/tzgg/24832631.html),也可以在报名前向区教育局、文旅局、科技局、体育局咨询是否为合规机构。

非法培训机构未经相关部门审批,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或安全事故,将面临维权困难,请家长朋友们务必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培训机构。

二要依法签订服务合同。

在培训前, 主动要求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,规范使用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 《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(示范文本)》,详细了解课程内容、授课教师、退费流程等,对培训内容、质量承诺、培训期限、收费金额、退费标准及违约责任,要逐项逐条审阅确认。 签订合同后再付款,并索要正规收费票据,收费票据必须和办学机构名称一致,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、票据等资料,以作为维权凭据。

三要慎重付(续)课时费用。

按照政策规定,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。对培训机构以“充值优惠”“买多送多”等优惠方式诱导的跨学期、跨学年缴费或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3个月或60课时培训费用的,请家长朋友不要冲动消费,防止上当受骗。

四要全面使用“校外培训家长端”APP。

教育部开发了专门的“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”(网址:https://xwpx.eduyun.cn/bmp-web/)。同时,基于该平台开发了“校外培训家长端”APP(应用商店搜索即可)。家长可通过该APP查验校外培训机构(含学科类和非学科类)的资质、师资、课程、场地等信息,实现线上选课购课、合同签订、缴费销课等。培训费用经家长确认销课后分次划拨培训机构,也可根据后续需求,按照双方签订的服务合同退费。

郑重提醒:家长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参加校外培训时务必通过“校外培训家长端”APP购课、销课,切勿直接向举办者、教师个人转账缴纳培训费,所缴纳培训费用应全部进入银行监管账户,防止“退费难”“卷钱跑路”等问题发生。

三、积极参与治理监督

金安区“双减”办组织教育、文旅、科技、体育、市场监管、公安、城管、消防等部门和乡镇街, 将在寒假期间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补课、无证无照经营、超范围经营、托管、小饭桌、“一对一”补课、“黑窝点”等违规办学行为机构和个人的查处。欢迎广大家长进行监督,如发现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,请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:

区文旅局(文化艺术类)0564-3922517;区体育局(体育类)0564-3261997;区科技局(科技类)0564-3261607;区教育局(学科类)0564-3261726;区市场监督管理局(小饭桌、托管)0564-12315。

六安市金安区“双减"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(代)

2022年12月18日

地址:安徽●六安●梅山南路与丹桂路交叉口,电话:0564-5366690 六安市汇文中学 免责声明
你是本站的:85212 位访客 皖ICP备10004725号-1 技术支持:皖西电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赋值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

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237号